乒乓球规则涵盖赛制、发球、击球、场地交换、暂停、判分等方面,判分规则明确了多种得分和失分情形,以下为详细介绍:
乒乓球规则介绍
赛制:
- 得分制:通常采用11分制,先得11分且领先至少2分者胜。若双方打到10:10,则需连续领先2分才能获胜。
- 局数设置:国际大赛中通常采用7局4胜制(如奥运会、世乒赛),在WTT举办的常规赛事中,通常从半决赛开始采用7局4胜制;5局3胜制一般出现在团体赛中,或部分公开赛内。
发球规则:
- 发球时,执球手必须高于台面进行发球,球必须垂直抛起至少16厘米,不能旋转或倾斜。
- 发球位置:球必须先在己方台面弹跳一次后,越过球网落到对方台面。
- 双打发球:必须从己方右半台发到对方右半台(对角线发球)。违规发球会被警告,警告后无改变即可直接判罚。
- 发球轮换:单打每得2分换发,10平后每得1分换发;双打按固定顺序轮换发球。
击球规则:
- 合法击球:球拍击球后,球应越过球网(含擦网)落在对方台面。
- 回球要求:回球未能过球网装置(俗称“下网”)或球未触及对方台面直接出界(俗称“出台”),均判失分。
场地与方位交换:
- 决胜局五分易边:当比赛进行到决胜局,任何一方获得五分时即需要中止比赛,进行双方场地的更换(易边)再进行比赛。
- 方位错误:一局中在某一方位比赛的一方,在该场的下一局应换到另一方位。单打决胜局中当有一方满5分时应交换方位。
暂停与休息:
- 擦汗暂停:每局中双方得分累加每到6分的整数倍,双方运动员可有一次擦汗暂停的机会,但时间不宜过长。
- 常规暂停:在比赛过程中如遇困难局面,参赛双方运动员在每场比赛中均有一次使用暂停的机会,时间节点不限,为时1分钟,多用来与教练沟通调整战术。
- 医疗暂停:若在比赛过程中,出现运动员受伤需要医疗帮助的情况,向裁判示意可允许中断比赛进行医疗处理,总时间限制为10分钟。
- 局间休息:比赛过程中,局与局之间运动员可以有短暂的局间暂停休息时间,为时1分钟。
其他规则:
- 发球、接发球和方位选择:通过赛前选择裁判抛出的硬币正反面来决定发球、接发球和场地的权力。选对者可选择成为发球方还是接发球方,选错者则可选择场地。
- 球拍与球:球拍两面胶皮必须为红色+黑色;乒乓球直径为40mm(2000年后改用大球,此前为38mm),材质为ABS塑料(国际比赛用球为白色或橙色)。
- 服装要求:不得穿与球颜色相近的服装,双打队友服装需一致。
乒乓球判分规则
得分情况:
- 对方运动员未能合法发球或还击。
- 运动员在发球或还击后,对方运动员在击球前,球触及了除球网装置以外的任何东西。
- 对方击球后,该球越过本方端线而没有触及本方台区。
- 对方阻挡或连击。
- 对方运动员或他穿戴的任何东西使球台移动或触及球网装置。
- 对方运动员不执拍手触及比赛台面。
- 双打时,对方运动员击球次序错误。
- 执行轮换发球法时,接发球运动员或其双打同伴,包括接发球一击,完成了13次合法还击。
失分情况:
- 发球失误:包括抛球后未击中或击中未过球网装置、遮挡发球、斜抛等。
- 球在自己台面弹起前触碰到身体或衣服。
- 回球未能过球网装置或球未触及对方台面直接出界。
- 双打时未按顺序接发球。